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3节  (第2/3页)
子里的人一看小杏她娘手上的东西,皆是忍不住赞了一声。就连江逸都眼前一亮。    “英花嫂子拿过去的料子不少,剪出来七双鞋面还有剩,我就用那些碎料子拼了两个小盒子,想着送给苏家的两个丫头,权当感谢她们平日里对小杏的照顾。听说人家是大家小姐,咱们这小门小户的东西,只希望她们不嫌弃。”    江逸嘴上说着客气话,心里却惊讶极了。    这严谨的思维,这滴水不漏的话,怎么也不像个普通村妇——这枣儿沟,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!    事情发展到这里,也就没什么可折腾的了。    两相对比之下,王小雪实实在在地被打了脸。    英花当场说了几个名字,告诉她们以后不用再接活了,同时也点了几个新名字,把这几个加了进来。    江逸自然完全没有异议,村里的人事关系,英花比他清楚得多。    人群散去之后,江逸特意把英花叫住,问了问关于小杏她娘的事。    原来,小杏的娘也姓江,叫江春草。论起来算是江逸的堂姑,是江春材堂伯家的女儿。    早先几年她爹在县里做账房,就把小杏她娘嫁给了东家的少爷,那可是堂堂正正的正房少奶奶。当时村里没人不羡慕。    江春草原本就长得清秀,又跟县里的绣娘学了一手好活,嫁得好也是应该的。    没成想,好日子没过几年,先是爹娘染病死了,后来丈夫又死了。于是便有些不好的传言出来。    她也因为只生了小杏一个女儿,在公婆死后被两个妯娌合伙赶了出来。    好在家里的哥哥弟弟仁义,求到江家族长那里,便由族里作主讨回了公道。得了些银钱,回到枣儿沟买了个荒弃的草房,又置了半亩地。    江春草为人正直又好强,农忙时有家里兄弟帮助,平时也能做些针线补贴家用,就这样独自一人把小杏健健康康地养到了十来岁。    为了避免村里人说闲话,她除了去两个兄弟家之外,平常并不在村里走动。    这次江逸家的事闹得大,她正好听自家嫂子说了。    这些年的人情冷暖她也看透了,江逸他们说白了也不过是几个孩子,就算看在小杏与他们交好的份上,她也得帮一把。    江逸听着英花的话,把玩着手里精致的小匣子,又有了新的主意。    第25章 被欺负    江逸看着手里用碎布和多余的袼褙拼成的小匣子,不由得喜上心头——如果再大些,再硬挺些,不就是个绝佳的鞋盒吗?    前世买鞋都带盒,不仅看起来高大上,也确实方便存放。古代有没有鞋盒他不知道,就算以前没有,现在也即将有了。    这精致的虎头鞋如果配上鞋盒,哪怕只涨二百文,也不过是用了些碎布头、多出了些手工。    村里人最不怕的就是劳动、最不吝啬的就是手工。    江逸想到就做,他把匣子拿给夏荷说了说自己的想法。    夏荷一看就说这个做起来并不难,难得的是这份巧思,平常人可想不到碎布还有这样的用法。    于是江逸更有信心了。之后想到鞋盒的硬度问题,倒是云舒想到了主意。    “何不请谭大叔帮忙?”    江逸心头一动,“你是说……用木料?”    云舒点头,“不是为了好看又硬挺些吗?外层照着这个花样来,里层用软布,中间夹木料。想来能达到逸哥的要求。”    江逸赞道:“聪明!”    云舒腼腆地笑笑,曾经多少人称赞苏家小二才华横溢,却都没有这样一句夸奖让他来得欣喜。    江逸兴致勃勃地去找谭木匠,没成想人家并没有拿着当回事,只当是他们小孩子一时新奇,结果扔给他一堆木料一把刻刀了事。    不过这也并不能打消江逸的热情,他和云舒、大山凑到一起,足足研究了大半天。    起初小宝也觉得新鲜,非要缠着江逸玩木头。    夏荷怕他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