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51节  (第3/3页)
生乱, 喜欢安定的汉人不同意, 他们乱不起来,还用得着公主抚蒙?八哥, 我说的这件事暂时看没必要, 长远来看很有必要。”    胤禩只有一个闺女, 即便是侧福晋生的也疼得不得了, 十年二十年后, 朝廷需要公主抚蒙,他闺女说不准还真得过继给太子:“要不咱们去找太子商议商议?”    “太子二哥答应, 蒙古这边不答应也没用。”胤祥道, “这种事就得从根上给它断了。”    胤禩思索片刻:“此事干系重大, 咱们去问问四哥?”    “问四哥也行。”胤祥道,“反正四哥也只有一个闺女。他和太子二哥最要好,二哥需要公主抚蒙,第一个想到他。”    胤禛乍一听胤祥说把受灾的难民迁到蒙古大草原,觉得他异想天开,再听太子有可能得收养他闺女,胤禛脱口道:“凭什么?!”    “凭你是大清的四贝勒。”胤祥道,“你闺女是皇家的格格,姓爱新觉罗。四哥,你不同意,宗室也会逼你同意。大侄女如今还小,一切还来得及。”    胤禛想了想:“我现在就去找二哥。”    “二哥在处理奏折。”胤祥道,“我来的时候案几上还有这么高一摞。”用手比划一下,“你过去他也没工夫搭理你。”    胤禩不同意:“咱们先跟太子说一声,太子二哥如果说方法可行,咱们再去找汗阿玛。回头汗阿玛不同意,太子二哥还能帮咱们一起劝汗阿玛。太子什么都不知道,到时候他跟着汗阿玛一起反对,这事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。”    “你俩都不清楚每年有多少百姓受灾,汗阿玛一问三不知,怎么说服他?”胤禛看着胤祥,“别想一出是一出。”    胤祥:“虽然我是临时想到,但我觉得可行。”    “我没说不行。”胤禛道,“我的意思既然向汗阿玛禀报,得让汗阿玛无法反驳。”    胤禩若有所思道:“亲自去一趟受灾最严重的地方?”    “不用刻意去。”胤禛道,“黄河水患一直是汗阿玛心头大患,咱们把赈灾的事揽下,顺便跟汗阿玛说说看看黄河治理的怎么样,汗阿玛一准同意。”    胤祥算一下日子:“得七月底或者八月初?”    “你怎么比我还着急?”胤禛纳闷,“你连个侧福晋都没有,慌什么?”    胤禩笑道:“我知道,他不想十妹嫁到蒙古。”    “十妹身子骨不太好。”胤祥道,“额娘走得时候,我答应额娘一定会照顾好她。蒙古大夫医术不行,再碰到个噶尔臧那样不负责任的男人,十妹有个好歹,我不会原谅我自己。”    胤禛跟五公主的感情一般般,不能理解胤祥这种把妹妹当成嫡女的心情:“回到京城我就跟汗阿玛说这事。”    八月初,圣驾回銮。    黄河水患近年有所改善,今年不算太严重。胤禛请命前往山东赈灾,还要把十三皇子胤祥带上,康熙希望胤祥出去历练一番,交代胤祥几句好好跟胤禛学,也没多想。    九月初八,重阳节前一天,上午,胤禛带着厚厚一叠纸来到东宫。    太子打眼一瞧:“河曲保德州,十年九不收,男人走口外,女人挖野菜。这是打油诗?”    “不是。”胤禛说,“这是一首民谣,说的是山西那边的人生活艰难。我们回来的时候沿着黄河岸边查看黄河治理的怎么样,听那边的百姓说的。我和十三弟来的路上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让那边富裕点,到了城门口都没想到可行的法子。    “回家用饭的时候看到桌子上的蒙古牛肉,想到了蒙古大草原,人烟稀少。草原荒在那里,不如把晋北、陕北那边食不果腹的百姓迁到那边去。我找兵部要的地图,迁移的路线,我和十三弟都弄好了。太子二哥您看一下,可行的话我就把这个呈给汗阿玛。”    太子翻开看了看,见写的很是详细:“为什么不直接给汗阿玛?”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