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71节  (第3/3页)
心动。    说什么珍珠不喜欢,婚姻大事一向是: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    只要长辈同意,哪有孩子讲话的余地。    胡秋香无法,借口去看秀珠,拎着一盒点心,去了村口。    每次看到满山火红的枫树林,胡秋香都觉得气闷得慌。    二弟一家日子越过越好,派头也开始学着大户人家,种了满山的枫叶为背景,衬托着山底的屋舍,远远地看着,真如那有钱人家的别院似的。    李氏抱着秀珠在厅堂招呼着胡秋香。    “秀珠,叫大姑。”    “大姑~”    “哎,秀珠真乖,来,大姑给你糖吃。”胡秋香有备而来,从怀里的掏出小包的饴糖,从里面挑了一颗递给了秀珠。    李氏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,珍珠一向严禁秀珠吃糖。    秀珠眼睛一亮,立马接过放进嘴里,“咂咂”的吃得香甜。    李氏无奈,把桌上的茶杯朝胡秋香推了推,“大姐,喝茶。”    不知道她这位大姐找她有什么事情。    胡秋香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随后开口问道:“二弟呢?”    “他去把家里的田翻一翻。”李氏用手帕擦着秀珠流下的口水。    胡家这几年断断续续又买了几亩地,连着从前的,共有十二亩良田,望林村田地少,十二亩田地,已经是把能买的都买了,还分了老宅那边几亩,两家的田地算起来一共是二十五亩了。    水稻收获后需要进行秋翻地,为来年的种植做准备。    胡家两兄弟都一同去了,虽然有条件请得起长工帮干活,但两人加上胡老爷子都是干惯活计的,让他们整天啥也不干,光看着别人干活,他们浑身难受得慌。    所以,除非农忙抢收时,会请长工帮忙,别的时候,还是自己亲自动手干活的。    胡秋香暗暗撇嘴,一家的男人都是劳碌命,明明有钱请长工,还非得自己亲自下田耕种。    “咳咳~”胡秋香左右瞧了几眼,“珍珠呢?”    李氏奇怪的瞧了她一眼,这大姐把家里的人都问了个遍,到底想说些什么?    “在屋里练字。”    练字?胡秋香脸色一顿,她想起了,如今整个胡家,除了梁氏那蠢妇,别的人都在跟着先生习字念书。    她听到这件事的时候,还嗤笑了娘家人,年纪这般大了,还学习认字有什么用处。    现在想起来,发现他们还当真跟着先生学了三年了。    多少都带上文人的气息了。    胡秋香有些嫉妒。    “二弟妹,珍珠过了年十五了吧,准备给她说哪里的亲事呀?”胡秋香支起笑脸问道。    李氏心中一突,开始警惕起来,“大姐,珍珠还小,亲事还不着急。”    “怎么还小呀,村里的女孩子哪个不是十四五岁开始议亲呀,我知道,你是心疼珍珠,可是呀,男大当娶女大当嫁,不能因为心疼孩子,而耽误了她的将来,你说,是不是这个理?”胡秋香劝着她。    李氏闻言,猜出了胡秋香的来意,“大姐,珍珠才十四,亲事等过了年再寻也不迟,还有,珍珠从小就有主见,她的事情还得问过她才行。”    问珍珠?胡秋香想起王氏说过,珍珠不喜欢。    胡秋香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的,小丫头片子知道什么,袁家有钱有田,嫁过去就是贵夫人的命,偏着一个两个的不打紧的样子,要是晓燕还没成亲,她都想让晓燕嫁给袁振轩了,袁家比吴家富贵可不止一点点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