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789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赵晓丹把车开到老蔡家所在的胡同。    老蔡也买了一套小四合院,200多平。他跟着于朵干三年了,从上班第一天就有分红的。    原计划买车来着,但于朵直接给了他一辆让他家人使用。    暂时就不用买了。    吴娟从里头出来,指挥赵晓丹如何把车停进去。    于朵便先行下车,和蔡汐沫一起进去。    蔡母看到于朵还拎着营养品便道:“小老板,你来就来,还拎什么东西啊?”    “不能失了礼数啊!再说也不全是我买的。这些、这些是你家老蔡在国外买的。”    中午,老太太亲自下厨做酸汤鱼招待于朵。其他的饭菜则由吴娟和赵晓丹做好。    一问,原来老太太是贵州苗寨那边的人。    于朵吃得眉眼弯弯的,“好吃呢!”    “好吃你就多吃点。不过,小心鱼刺啊!”    蔡老太太拿公筷帮于朵剥刺,“可能还有小刺。”    “我自己来、自己来。您照顾蔡汐沫就好!”    蔡老太太道:“小老板,听说伦敦的旅行社在开始挣钱了。如无意外,这孩子的父亲很快就会接她出国。到时候我留在国内,还是得麻烦您照顾啊。”    “这不是应该的么。”    于朵顿了顿,“老太太,您不会寻思主动留下来给我做人质吧?真不用。我们公司有很严格的财务制度。”    老太太都七十了,以前又遭过罪。出去医疗条件更好些。    蔡老太太道:“我怕回不来啊,你也说我七十了。头一晚脱掉的鞋子,明早还能不能再穿上都是未知数。还是就在国内待着吧。”    “那您想不想回贵州?”    遵义不是被评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么。于朵也准备去开个旅行社。    回头把红色旅游可以连成片。    就从江西井冈山、瑞金开始,一路北上到延安截止。    国外应该也不少人对这条线路感兴趣。    这出去了,见到的外国友人多了。于朵才知道原来主席的语录在海外销路很好。    五六十年代不是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么。    那些被压迫国家的民众对他老人家也十分的景仰和崇拜。    再加上斯诺的《西行漫记》,有很多人对华国革命史也挺感兴趣。    漂亮国的西点军校甚至把四渡赤水战役写入了教材。    据说用沙盘推演,推演上百次都没能带着三万人脱出四十万人的包围圈。    于朵从前听历史老师讲这一课,他问四渡赤水的敌方指挥馆是谁。    被抽问的男同学不知道是想不起来果党指挥官是谁,还是他真心那么认为的。    他就直接回答:“毛主席!”    历史老师想了半天,最后只能道:“你说的是对的。”    蔡老太太听说于朵要搞红色旅游,而且到她的家乡贵州去搞。    高兴的直点头,“老百姓确实是非常崇拜毛主席的啊!我们很早就知道,毛主席才是人民的大救星。嗯,到时候我要回去看看,多待一阵。”    于朵觉得老人家估计还是有把自己当人质的意思。    不单是对旅行社,更是让儿子不能忘了回华国。    再回到常宁这边,她问道:“见欢马上就是研一了,应该空闲会比从前更多吧?”    “不比大四清闲啊。大四最主要的内容是写论文,平常没什么课程了。哦,对了,跟你说一下,我准备搬回外交部大院去了。”    确实大四没什么课了,他就没必要再住在京大这边。    住在外交部大院,方便每天去外交部实习。    于朵道:“那就我住啊?”    “嗯,我平常吃食堂。周日应该就在狄家吃。小荷留着给你做饭,还有两个退伍兵大哥也照样在这边。”    外交部大院是有解放军站岗的,里头再安全不过了。    于朵点头,“行,我来负担他们的工资。”    常宁笑眯眯的,“我以后就把外交部大院那套房当婚房了。”    于朵瞠目,“你求婚成功了?”    常宁笑而不答。    于朵道:“想当初,干妈真是担心你啊。如今求婚成功了就好。要不要办订婚仪式?”    常宁心道:还没成功呢。    “不用,订婚都没有法律效应,就不大操大办了。劳民伤财!”    于朵道:“采访一下你,你名下有两套四合院,还每年有那么多分红,是怎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的?”    常宁道:“我总不能混吃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